提起海底捞,你想到的除了火锅,也许还有那一台台用来点餐的 iPad。

早在 2011 年,海底捞就已经启用 iPad 作为点餐工具,为顾客提供更加便利的数字化用餐体验;在 2016 年,海底捞开始将核心业务系统陆续迁移至云端,并于 2018 年与阿里巴巴建立深度合作,大力发展数字化应用。可以说,在餐饮自动化及智能化的道路上,海底捞一直走在行业前列。

在数字化发展的道路上,海底捞也一直没有停下脚步,随着 AI 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海底捞也开始在门店部署相关服务,通过本地 AI 实现如进销存管理、点餐智能决策、翻台自动识别等能力。

近期,在刚开业不久的北京海底捞·臻选店中,我们就有机会与海底捞 IT 部门负责人杨炫之有了简单的交流,听他讲述了海底捞在数字化应用方面的探索与成果。

据介绍,从 2024 年开始,海底捞开始在全国门店普及 AI 决策系统,并将各个门店的本地 AI 服务迁移部署至最新的 Mac mini 设备上。在寸土寸金的商业空间中,机身紧凑的 Mac mini 让海底捞在不同的门店环境中都能实现轻松部署、高效运行。

以臻选店为例,得益于 M4 系列芯片的强大算力以及统一内存架构优势,仅靠一台 Mac mini 就能实现整家门店的 AI 监测和本地运算。

通过在门店机柜中布置 NVR 录像设备并连接至 Mac mini,门店可以达到秒级的实时桌台分析,由 AI 判断桌台处于空闲、用餐中还是待清理状态,并实时将清台任务推送给相关人员。

据了解,在启用这一套全新的本地 AI 系统之后,相关海底捞门店在高峰期的桌台利用率可以达到 95% 以上,门迎工作效率的提升有足足 45% 之多,平均到每位顾客身上,等候时间也有 8 分钟的减少。

杨炫之告诉我们,将本地 AI 服务从 PC 迁移至 Mac 之后,海底捞智能待客系统的模型推理速度比之前快了 2.16 倍,能耗降幅达到了惊人的 78%,散热表现也有 3.5 倍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这些看得见的成效加上 Mac 的高保值优势,让这些门店的三年期总体拥有成本节省了足足有 52% 之多,这在企业级的运营和维护成本方面相当难得,带来的收益之大更是不言而喻。

当然,海底捞在门店本地 AI 应用的尝试远不止于此。比如在顾客评价方面,过去海底捞有专门的小组对每条门店评论进行手工处理与反馈,工作量极其巨大与繁琐;部署本地 AI 服务之后,系统会自动归类并分析包含不同关键词的评论,以此作为后续菜品与服务调整及改进的依据,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目前,iPad 和 Mac 已经从海底捞门店的后台管理到前台运营涵盖了方方面面,有效地降低了各个门店的维护成本,并为广大顾客带来了更好的用餐体验。未来,海底捞还会为门店相关人员配备 Apple Watch,进一步提高人员之间的沟通效率以及相关信息触达效率,继续在餐饮行业数字化应用的道路上探索更多机会与可能。

杨炫之最后表示,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过去大家总会认为 Apple 产品的使用成本高昂,转而选择其它解决方案。但在海底捞广泛推广 Apple 产品应用——尤其是通过 Mac 部署本地 AI——之后,不管是在翻台效率、信息传递等方面效率的显著提升,还是在运行能耗、系统维护等不那么容易被感知到的细节之处,Mac 都在颠覆大家以往的固有印象,帮助企业更加从容地应对数字化未来的挑战。

随着 Apple silicon 架构的持续迭代以及 AI 时代的不断深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个人、创意工作者、小型工作室,乃至大型企业选择了 Mac 作为创造工具,持续探索创作边界、释放创新灵感。相信这些不断涌现的精彩作品与出色案例,能让更多人找到 Mac 拥有的巨大潜力,激发更多创意构想,驱动行业创新与企业增长。